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空白胶上的旧时光

第3章 微小救赎

发表时间: 2025-11-04
陈姨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雨巷尽头,木门外还残留着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与铺子里的檀香缠在一起,暖得人心里发柔。

韩笑捏着那张泛黄的老照片,指尖反复摩挲着照片里陈姨无名指上的银戒——那枚戒指的纹路,她在1998年的红棉舞厅里,看得清清楚楚。

她把照片轻轻夹进外婆的日记里,又将日记放回柜台抽屉,转身看向柜台上的《晚风》黑胶。

深绿色纸套被刚才的动作蹭掉了些灰尘,露出下面更鲜亮的底色,右上角的银色“拾光”标贴,微光依旧,像一颗被藏在绒布盒里的星,不张扬,却足够醒目。

韩笑蹲下身,重新检查唱片机的线路,插线板稳稳地插在插座上,唱针也没有损坏,刚才的一切,不是机器故障造成的幻觉,更不是她过度思念外婆产生的臆想。

那张唱片,真的能打开通往过去的门。

这个认知让她既兴奋,又有些忐忑。

她想起外婆日记里没写完的那句话:“每段时光都有它的重量,强行翻动,或许会惊扰了原本的模样。”

当时她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现在却突然有些明白——改变过去,会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可看着抽屉里陈姨送来的照片,想到陈姨说起当年告白时,眼里藏不住的笑意,她又觉得,哪怕有风险,这份“时光的礼物”,也该用来帮那些被遗憾困住的人。

雨势渐渐小了,从“噼啪”的砸落声,变成了“沙沙”的轻响,像有人用羽毛轻轻拂过瓦片。

韩笑把《晚风》黑胶小心地放回深绿色纸套,收进柜台最里面的抽屉,又找了个小锁,把抽屉锁上——这张唱片太特别,她得好好收好,等想清楚“时光规则”后,再慎重使用。

做完这一切,她拿起抹布,继续整理剩下的货架。

刚才因为意外回溯,只整理了左边的货架,右边的货架上,依旧堆着密密麻麻的黑胶,纸套上的灰尘厚得能看清指纹。

她踩着小板凳,从最上层拿下一张唱片,纸套是米黄色的,上面印着“1982年·茉莉花”,没有“拾光”标贴,只是一张普通的旧唱片。

她轻轻吹掉灰尘,翻开纸套,唱片表面有几道浅浅的划痕,显然当年常被播放。

就在她准备把唱片放回货架时,木门又被推开了,这次的“吱呀”声很轻,像是来人刻意放轻了脚步。

韩笑抬头,看到陈姨又走了回来,手里还多了一个保温桶,脸上带着歉意的笑:“笑笑,刚走半路想起,你肯定没顾上吃饭,我煮了点南瓜粥,带了些酱菜,你趁热吃点。”

“陈姨,您太客气了,不用这么麻烦的。”

韩笑连忙放下唱片,走过去接过保温桶,指尖触到桶身的暖意,心里一阵发热。

陈姨摆摆手,走到货架前,目光在一排排黑胶上扫过,眼神里满是怀念:“好久没来了,你外婆在的时候,我常来这儿蹭茶喝,听她放唱片。

对了,笑笑,你刚才整理唱片,有没有看到一张深绿色纸套的《晚风》?”

韩笑心里一动,连忙点头:“看到了,就在柜台里收着呢,那张唱片好像有点特别,纸套上还有外婆贴的标贴。”

“就是那张!”

陈姨眼睛一亮,伸手轻轻拍了拍柜台,“当年你外公帮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张《晚风》,说这是红棉舞厅常放的曲子,让我跟你陈叔去舞厅的时候听。

后来我把唱片借给他,他还特意去给唱片贴了个新纸套,说这样能放得久些。

没想到这么多年,这张唱片还在。”

原来,这张《晚风》的背后,还有这样一段小故事。

韩笑看着陈姨,突然想起刚才在1998年的舞厅里,那位喊住陈姨的热心阿姨,还有陈叔手里紧紧攥着的丝绒盒子,心里的忐忑渐渐消散——她没有惊扰时光,只是帮陈姨,留住了本该属于她的幸福。

“陈姨,您放心,这张唱片我会好好收着的。”

韩笑打开保温桶,南瓜粥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金黄的粥里飘着几颗红枣,看着就暖胃。

她盛了一碗,递到陈姨面前,“您也喝一碗,这么大的雨,跑两趟太辛苦了。”

陈姨接过碗,喝了一口粥,笑着说:“不辛苦,看到这铺子还在,看到你好好的,我就高兴。

对了,笑笑,你要是整理唱片的时候,遇到不懂的,或者想找什么老唱片,就去巷尾找张叔,他是修表的,也是个老唱片迷,你外婆以前常跟他换唱片。”

韩笑记下“张叔”这个名字,又和陈姨聊了会儿外婆的往事,首到雨停了,陈姨才提着空保温桶离开。

送走陈姨,韩笑坐在柜台后,慢慢喝着南瓜粥。

粥的温度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胃,也暖了心。

她看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巷子里的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墙角的青苔泛着新鲜的绿,几只麻雀落在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充满了生机。

她放下碗,打开刚才锁上的抽屉,拿出那张《晚风》黑胶。

指尖再次触碰银色的“拾光”标贴,这次,她没有感觉到眩晕,只觉得那股暖意,顺着指尖,慢慢流进了心里。

她突然想再试一次,看看是不是只有这张《晚风》能回溯,还是所有带“拾光”标贴的唱片,都有这样的能力。

于是,她重新整理货架,特意留意那些纸套上有“拾光”标贴的唱片。

果然,在右边货架的中层,她又找到了两张——一张是浅灰色纸套的《向阳花》,标贴上写着“1985年”;另一张是粉色纸套的《青春信笺》,标贴上写着“2015年”。

韩笑把这两张唱片放在柜台上,和《晚风》并排摆着。

三张唱片的“拾光”标贴,都泛着淡淡的微光,只是亮度略有不同,《晚风》最亮,《向阳花》次之,《青春信笺》最暗。

她没有立刻播放,而是拿出笔记本,认真记下每张唱片的信息:《晚风》,1998年,深绿色纸套,回溯地点红棉舞厅;《向阳花》,1985年,浅灰色纸套,未知回溯地点;《青春信笺》,2015年,粉色纸套,未知回溯地点。

做完记录,她把《向阳花》和《青春信笺》收进抽屉,依旧锁好。

她知道,现在还不是贸然尝试的时候,她得先弄清楚,每次回溯需要付出什么,能停留多久,又能改变多少事。

就在她准备继续整理货架时,木门又被推开了,这次进来的,是一个背着书包的年轻女孩,扎着高高的马尾,眼睛红红的,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像是刚哭过。

“请问,这里是拾光唱片行吗?”

女孩的声音带着哭腔,有些沙哑,“我……我想找一张2015年的《青春信笺》,不知道你们这里有没有。”

韩笑心里一怔,女孩要找的,正好是她刚才发现的,那张带“拾光”标贴的唱片。

她看着女孩通红的眼睛,还有手里皱巴巴的纸——纸上像是画着什么,被泪水打湿了一角,隐约能看到“闺蜜”两个字。

她连忙走过去,给女孩倒了杯温水,递到她手里:“别着急,慢慢说,你找这张唱片,是有什么事吗?”

女孩接过水杯,双手捧着杯子,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杯壁上,溅起小小的水花:“这张唱片,是我和我最好的闺蜜一起买的,2015年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说好了,以后不管走多远,听到这张唱片,就想起彼此。

可后来,因为一点误会,我们吵架了,再也没联系过。

昨天我听说她要出国了,我想找到这张唱片,跟她道歉,可我找了好多家唱片行,都没有……”女孩的话,让韩笑想起了刚才陈姨的遗憾,也想起了外婆日记里的话。

她看着女孩眼里的渴望与无助,又看了看柜台抽屉的方向——那里,放着能帮女孩弥补遗憾的《青春信笺》。

她深吸一口气,对女孩笑了笑:“你运气好,这张唱片,我们这里刚好有。

只是它有点特别,或许,能帮你见到你闺蜜,把想说的话,好好跟她说。”

女孩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真的吗?

太好了!

不管它有多特别,我都想试试!”

韩笑点点头,转身打开抽屉,拿出那张粉色纸套的《青春信笺》。

银色的“拾光”标贴,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微光,像是在回应女孩的期待。

她知道,又一段关于时光与救赎的故事,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