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太行神卜预告死亡的电台

第3章 沉淀后的冰冷力量。

发表时间: 2025-11-08
好的,我们来将节奏放慢,聚焦于“鬼神”亮出獠牙之后,那片土地与人心细微的变化。

---太行山的初雪,来得悄无声息。

细碎的雪沫子从铅灰色的天空洒落,覆盖了山峦、树木和那场夜袭留下的焦痕。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大战过后特有的沉寂,连风声都变得小心翼翼。

破庙里,篝火燃得比往日更旺些。

虎子小心翼翼地将一块烤得焦香的红薯递给姚远,眼睛里的崇拜几乎要溢出来,但他憋着没问下一步要“算”谁。

连续的胜利,尤其是黑风隘那次堪称传奇的伏击,让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看姚远的眼神都带上了近乎迷信的敬畏。

姚远接过红薯,温热透过粗糙的外皮传到掌心。

他没有看地图,也没有摆弄电台,只是静静地望着庙门外旋落的雪花。

“政委,”他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让同志们这几天,帮老乡们把房顶的雪扫一扫,再看看谁家过冬的柴火不够。”

老陈正对着小本子统计缴获的弹药,闻言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姚远。

他以为姚远在谋划下一次针对日军的“预言”,却没想到是这般家长里短。

“老姚,你这是……鬼神的戏法,不能天天变。”

姚远掰开红薯,热气氤氲了他沉静的脸庞,“绳子绷得太紧会断。

鬼子挨了这记闷棍,短期内不敢再轻易冒进,他们会像受伤的野兽,一边舔舐伤口,一边用更凶狠的目光盯着我们。

我们,也需要喘口气。”

他顿了顿,目光依旧停留在那片苍茫的雪景上。

“而且,鬼神若要长久,终究要扎根在人心这片土壤里。

我们帮乡亲们度过这个寒冬,比多炸鬼子一个据点,有时更重要。”

老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明白了,姚远看的,不仅仅是军事地图上的敌我态势,更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心向背。

**“玄微子”的预言之所以能应验,离不开乡亲们传递的蛛丝马迹,离不开这片山的庇护。

** 滋养这份根基,本身就是最深刻的斗争。

接下来的日子,队伍的行动节奏明显慢了下来。

战士们除了日常训练,更多的时间是帮着老乡修缮房屋,准备过冬物资。

姚远自己也换下了那件标志性的破道袍,裹上了和老乡一样的粗布棉袄,有时会坐在村里的石碾旁,听老人们讲古,或者看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

他甚至开始教虎子和几个机灵的战士辨认地图,学习最简单的电台操作原理。

“先生,学这个,以后我们也能当‘神算’吗?”

虎子挠着头,看着地图上弯弯曲曲的等高线,只觉得头晕。

姚远笑了笑,指着地图上一条不起眼的细线:“不是要你们当神算,是要你们明白,鬼子为什么总会走这里。

知道了为什么,有时候比知道‘什么时候’更重要。”

他的教学很慢,很有耐心,如同这冬日的太行山,将力量内敛,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勃发。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依旧在涌动。

关于“太行鬼神”的传说,随着商队、流民的口耳相传,早己超越了太行的地界,在更广阔的沦陷区蔓延。

版本也变得光怪陆离,有人说“玄微子”能呼风唤雨,有人说他撒豆成兵。

这些传闻也飘到了太原城内。

松本一郎被强制送回国“疗养”了,接替他的是个更谨慎、也更难缠的角色——旅团长坂本义一郎。

他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更像一个学者。

他桌面上,关于“玄微子”的电文和报告堆了厚厚一摞。

他没有像松本那样暴跳如雷,而是仔细翻阅着每一份记录,试图从那些“预言”中找出逻辑的链条。

“装神弄鬼,必然有其依仗。”

他对麾下的参谋们说,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他的依仗,就是这太行山,和山里的每一个人。

所以,下一次扫荡,我们的目标不是寻找他的主力,而是……烧山,并村。”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太行山那片广袤的区域被红圈标注出来。

“我要拔掉这鬼神的根。”

消息通过秘密渠道,很快传回了破庙。

老陈的脸色变得凝重:“老姚,鬼子这招,毒啊!”

姚远站在庙门口,看着远处被白雪覆盖、却依旧蕴藏着生机的山峦,沉默了很久。

雪花落在他肩头,久久不化。

“是啊,毒计。”

他轻轻呵出一口白气,“鬼神失去了山林的掩护,失去了百姓的眼线,就成了无根的浮萍。”

他转过身,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但那锐利之中,多了几分之前不曾有过的、属于这片土地的深沉。

“但坂本忘了,或者他根本不懂。”

“当鬼神选择与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同呼吸、共命运的时候……”他走到电台前,手指拂过冰冷的金属外壳,动作缓慢而坚定。

“他要面对的,就不再是一个‘玄微子’。”

“而是整座太行山。”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这初雪一样,带着沉淀后的冰冷力量。

节奏慢下来了,但更庞大的阴影,正在缓缓合拢。

而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