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鸳鸯蝴蝶梦之天煞孤星

第3章 南下打狼

发表时间: 2025-10-29
我永远忘不了爸爸离家那天的场景。

那是除夕分家后的第二个月,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我们刚修葺好的茅草屋。

爸爸站在屋前,崭新的玻璃窗映出他坚毅的侧脸。

这个二十六岁的汉子眼中憋着一团火——那是被亲人背叛的愤怒,更是要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决心。

爷爷的光环不再,民兵连长的职务被撤,他曹湉偏要闯出一片天!

“陈瑛,爹和这个家,交给你了。”

爸爸声音沙哑,一把抱起牙牙学语的弟弟秋生,又揉了揉哥哥冬生刺猬般的短发。

最后,他蹲在我面前。

目光落在我眉间那点朱砂痣上,他眼神复杂。

那双握惯了钢枪的大手,此刻竟有些颤抖。

他极轻地碰了碰我的眉心,像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珍宝。

“秋波,好好的,等爸回来。”

就在这时,爷爷穿着压箱底的志愿军旧军装走了出来。

胸前沉甸甸的勋章在阳光下闪耀,我仿佛看到了他年轻时的英姿。

爸爸猛地站首,向爷爷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这一刻,不像是父子告别,更像是两个军人之间的传承。

一艰难岁月父亲这一走,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我妈的肩上。

白天,那间临街的茅草屋是她摆摊卖针头线脑的铺面;晚上,就成了我们一家六口挤在一起的家。

为了生计,母亲抱着我回了一趟黑土村娘家,带回了十一岁的三舅陈桦帮忙照看我们。

那些夜晚,我总是伴着煤油灯下妈妈和小姨纳鞋底的沙沙声入眠。

爸爸的消息时断时续,偶尔来一封简短的信,妈妈总要反复摩挲着信纸,眼中闪着泪光。

转机出现在一个清晨。

县人武部副部长周卫华——我的十二姑父,穿着笔挺军装来到我们家低矮的茅屋前。

“十三弟火线提拔,现在是排长了!”

他庄重地送上一枚沉甸甸的军功章。

爸爸接过勋章,手抖得厉害,眼泪大颗砸在上面。

爷爷用力拍着大腿:“好!

像我曹镇的种!”

这之后,我们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军分区和民政部门帮助下,摇摇欲坠的茅草屋被改建成砖混结构的结实屋子。

后来爸爸探亲时,又带着家人将铺面生活区扩建成了一楼一底的小平房。

我们终于在车站旁站稳了脚跟。

二朱砂痣的神迹但最神奇的,还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变化。

父亲离家后不久,家里出了件大事。

孪生姑姑曹葳和曹蕤同时生产,两个男婴刚落地就没了气息。

家里乱成一团时,三岁多的我挣脱母妈妈怀抱,跌跌撞撞跑向两个脸色青紫的表弟。

我伸出小手,紧紧抓住他们冰凉的脚踝。

就在那一刻,我眉心的朱砂痣猛地灼热起来,仿佛有血在里面燃烧!

后来妈妈和小姑说,当时听到一声无形的凄厉尖啸,阴冷气息骤然散去。

更神奇的是,两个表弟竟然在我的小手抓住他们之后,猛地哭出了声,脸色渐渐转红润!

这件事被家里人视为神迹,归功于我那“奇特”的命格。

从此,他们看我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

三命运的转折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89年。

我就读的小学迁到新建的焦琴大街新校区,爸爸在部队被授予中校军衔,成了军区教导大队营长。

消息传回,妈妈高兴地多炒了两个菜。

1990年小学毕业,我考了192分的高分(满分200)。

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省重点清州一中。

然而命运又给了我沉重一击。

我没有被任何一所好中学录取,最终被塞进了新华中学闻名的“垃圾班”——5班。

妈妈托人打听,只得到“综合考虑”的含糊答复。

但街坊邻里间有风言风语,说我“克亲”的名声和“不男不女”的样子,没有学校愿意收。

看着妈妈瞬间黯淡的眼神,我心里比吃了黄莲还苦。

西身体的异变更让我惊慌的是身体的变化。

十二岁左右,徐家表伯和云游道长说过的“先天灵气转世历劫”开始应验。

我的喉结消失,皮肤变得比同龄的农村女孩还细腻,头发乌黑浓密。

最羞耻的是胸口的胀痛,乳腺发育得比同龄女孩还明显,不得***上母妈妈特制的紧身小衣遮掩。

骨盆也在变化,腰肢变细,臀部变宽,身体线条越来越女性化……镜子里的“少年”,正不可逆转地变成“姑娘”。

药罐子依然伴随着我,只是妈妈熬的药里,又添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我抱着新华中学5班的录取通知书,穿着宽大旧衣服站在窗口,望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流。

自卑、困惑、恐惧,沉甸甸地压在一个十三岁“少年”心头。

但我想起爸爸临走前的话:“秋波,好好的,等爸回来。”

这句话就像黑暗中的明灯。

无论未来如何,我都要好好活下去,等待爸爸归来,等待真正属于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