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新期7的《汴京漏刻师》小说内容丰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男女重点人物分别是沈砚,周承远的其他,古代,穿越小说《汴京漏刻师由实力作家“新期7”创故事情节紧引人入本站无广告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538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30 23:13:16。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汴京漏刻师
主角:周承远,沈砚 更新:2025-10-31 01:33:0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卯时三刻,汴京皇城司天监内,巨大的莲花漏发出均匀的滴水声。沈砚站在三米高的水钟前,
伸手探了探最下层受水壶中的浮箭。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心头一紧——浮箭上升的速度,
比平日快了半分。“漏刻博士,明日祭天大典,官家亲临,这莲花漏若有毫厘之差,
你我都担待不起。”司天监周承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冰冷如这深秋的晨露。沈砚转身,
执礼:“周监正放心,下官已校验三遍,绝不会误了时辰。”“不会?”周承远走近,
声音压低,“将作监少监昨日调走了你两名副手,今日又派人来查验水钟。你可知道,
若是明日祭天时漏刻失准,按律当斩?”沈砚心中一凛。三日前他穿越到此,
成了北宋将作监的一名漏刻博士。原主因发现莲花漏被人动过手脚而惶惶不可终日,
最终在一次夜班时意外坠亡。而他,一个现代的古籍修复师,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下官明白。”沈砚垂首。周承远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好自为之。”待周承远离去,
沈砚独自站在巨大的莲花漏前,伸手触摸那精铜打造的壶身。
意识瞬间沉入体内——一座微缩的徽州古宅静静悬浮在他识海中,
那是他穿越时意外带来的空间。古宅的书房里,
堆满了他前世收集的历代钟表图录和修复工具。最珍贵的,
是那一整套《宋应星钟表修复笔记》和《苏颂水运仪象台考据》。“博士,将作监来人,
说要再查验一遍水钟。”门外传来小吏的声音。沈砚收回心神:“请进。
”三名将作监的工匠走进来,为首的拱手道:“沈博士,奉少监之命,例行查验。
”沈砚退到一旁,冷眼看着他们在莲花漏前忙碌。突然,
他注意到一个工匠的手在第二级泄水壶的壶嘴处轻轻一抹。“住手!”沈砚喝道。
那工匠吓了一跳,收回手:“博士何故?”沈砚上前,仔细检查壶嘴,却发现并无异样。
“博士太过紧张了。”那工匠笑道,“我等只是奉命行事。”送走将作监的人,
沈砚再次将意识沉入古宅空间。他翻出《宋代漏刻考》,迅速查找有关莲花漏的记载。
“冬月水流缓,需宽壶嘴;夏日水流急,需收壶嘴...”沈砚喃喃念着,突然灵光一闪,
“今日立冬!”他冲出漏室,看向院中的日晷。影子指向巳时正刻,而莲花漏的浮箭显示,
却已是巳时一刻!慢了整整一刻钟。沈砚额头冒出冷汗。明日祭天,天子依时辰行事,
若漏刻慢了一刻钟...“来人!”他唤来值守的小吏,“封闭漏室,任何人不得入内!
”夜深人静,漏室内只点着一盏油灯。沈砚确认四下无人后,
从空间中取出一套自制的校验工具。他将特制的容器置于受水壶下,
开始测量单位时间内的水量。果然,水流速度比正常慢了近三成。问题出在壶嘴。
沈砚仔细检查第二级泄水壶的壶嘴,
终于在内壁上发现了一层几乎看不见的薄膜——那是用特制胶水混合铜粉制成的阻流层,
遇水即凝,极难察觉。“好精妙的手段。”沈砚倒吸一口凉气。这种手法,
他在空间的古籍中见过记载,源自一本失传的《水运禁忌图》。据载,
此法为前朝漏刻师所创,专门用于悄无声息地改变漏刻流速。
沈砚点燃酒精灯——这也是他从空间中取出的——小心加热壶嘴。薄膜遇热慢慢软化,
他用细针一点点将其剔除。半个时辰后,他再次测试,水流恢复正常。但沈砚知道,
事情远未结束。能在皇城司天监内做手脚的人,明日必定还有后手。他沉思片刻,
从空间中取出一套微型齿轮和发条装置。
这是他在前世仿制苏颂水运仪象台中的擒纵机构时所做的微缩模型。“既然要玩,
就玩把大的。”沈砚轻声道。祭天大典的日子到了。汴京南薰门外,祭坛高筑,旌旗招展。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宋徽宗赵佶端坐龙辇,静候吉时。沈砚站在祭坛旁的副漏前,
手心沁出细汗。主漏设在皇城内,这座副漏是专为祭天而设的备用漏刻。
“吉时已到——”礼官高唱。就在此时,沈砚突然感到脚下一阵轻微的震动。他猛地转头,
看见不远处将作监少监陈元启嘴角一闪而过的冷笑。
“嗡——”一阵低沉的机械运转声从地底传来,祭坛周围的土地微微颤动。
副漏受水壶中的浮箭突然停滞不前,仿佛被什么无形的东西阻挡。观礼人群中传来窃窃私语。
“漏刻停了!”“祭天大典漏刻失准,这是大凶之兆啊!”龙辇上,徽宗的脸色沉了下来。
沈砚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陛下,非是漏刻失准,而是地脉震动干扰水钟。臣请调试!
”不待徽宗回应,他已快步走到副漏前。意识沉入空间,迅速翻阅《水运仪象台考据》。
“地动仪...共振...”沈砚脑中灵光一闪。他明白了!
将作监在地下安装了某种大型机械,通过制造地面震动来干扰漏刻运行。这种精妙的机关,
必定源自张衡地动仪的原理!沈砚当机立断,从袖中取出昨夜准备的微型擒纵机构,
迅速安装在受水壶内。这套装置不仅能抵消震动的影响,还能利用震动能量加速水流!
“沈砚,你竟敢擅自改动祭天漏刻!”陈元启厉声喝道。沈砚不理会,
全神贯注地调整着齿轮。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完毕,他退后一步,
高声道:“请陛下与诸位大人静观片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浮箭上。起初,
浮箭纹丝不动,陈元启脸上已露出得意的笑容。然而,不过数十息时间,
浮箭突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迅速追回了延误的时辰,最终精准地指向了吉时正刻!
不仅如此,受水壶中还传出了清脆的齿轮运转声,如音乐般悦耳。“妙哉!
”徽宗竟从龙辇上站起身,“沈爱卿,这是何等机关?竟能自正时辰!
”沈砚跪奏:“回陛下,此乃臣根据古法改良2的‘自正式擒纵漏刻’,能抗干扰,
自正误差。”“谎奏!”陈元启大步出列,“陛下,沈砚私自改动礼器,已是大罪!
如今又妄称什么古法改良,实为欺君!”沈砚抬头,直视陈元启:“陈少监如此笃定,
莫非早就知道漏刻会失准?”陈元启脸色一变:“你...你血口喷人!”“那敢问陈少监,
”沈砚从袖中取出一小块薄膜,“可知这是何物?”陈元启瞳孔微缩:“本官如何得知!
”“此物名‘滞流胶’,载于失传的《水运禁忌图》,涂于漏壶内壁,可悄然改变水流。
”沈砚声音清朗,“昨日,下官在司天监莲花漏中发现此物。”他转向徽宗:“陛下,
祭天大典漏刻失准,绝非偶然。而是有人先用滞流胶延缓皇城主漏,
又在地下设置震动机括干扰祭天副漏,意图一石二鸟,既陷害于臣,又扰乱大典!
”“胡说八道!”陈元启怒道,“你有何证据?”沈砚微微一笑,
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此乃《水运禁忌图》残卷,其中记载的‘地脉共振术’,
与方才地底传来的震动频率完全一致。而这份图卷,”他顿了顿,
“正是从陈少监府上的藏书阁中流出的抄本!
”陈元启面如死灰:“你...你如何...”“陛下!”司天监周承远出列,“臣可作证,
沈博士昨日确在莲花漏中发现异物。且臣已查实,将作监近日以修缮为名,
确在祭坛地下施工!”徽宗脸色铁青:“给朕彻查!
”禁军很快在祭坛下找到了尚在运转的震动机括,
其设计果然与《水运禁忌图》中的“地脉共振术”如出一辙。陈元启被当场押下。
祭天大典结束后,徽宗单独召见了沈砚。“沈爱卿今日立下大功,想要何赏赐?
”沈砚跪奏:“臣不敢求赏,只请陛下准臣成立‘计时学坊’,招收生徒,传授漏刻技艺。
使我大宋计时之术,精益求精。”徽宗讶然:“爱卿竟不求高官厚禄?”“臣以为,
精准计时关乎国计民生。从朝廷礼仪到市井生活,从农时耕作到商贾交易,
无不依赖准确时辰。”沈砚道,“若能精进计时之术,利国利民,胜过高官厚禄。
”徽宗动容:“准奏!即日起,设计时学坊,沈砚领博士,择优选才,传艺授业。
”三个月后,计时学坊在汴京城西正式开办。沈砚将从空间中整理出的计时知识,
择其适应这个时代者,编成教材,传授给三十名首批生徒。深秋的傍晚,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