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推书 > 其它小说 > 弹性工时被举报后,我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打卡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弹性工时被举报我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打卡》是七斤烈酒的小内容精选:情节人物是陈远,弹性工,卡制度的男生生活,爽文,职场小说《弹性工时被举报我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打卡由网络作家“七斤烈酒”所情节扣人心本站TXT全欢迎阅读!本书共计6323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07 19:28:51。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弹性工时被举报我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打卡
主角:弹性工,陈远 更新:2025-11-07 23:30:1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们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核心工作时段外可自由安排。
直到我被匿名举报利用弹性工时压榨员工,模糊工作生活界限。劳动监察部门上门调查,
员工们纷纷诉苦从未准时下过班。我笑了,当场宣布:既然大家认为弹性工时不合理,
从明天起严格打卡。朝九晚六,午休一小时,迟到早退一秒钟按分钟扣钱。第一个月,
全勤奖获得者:零。第二个月,公司氛围开始诡异。第三个月,
当初举报最凶的员工哭着求我:老板,还是改回弹性吧......
现在每天接送孩子都要迟到,我工资快被扣光了!陈远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
俯瞰着楼下如织的车流。他的“远航科技”在这栋CBD甲级写字楼里占据了整整两层,
这是他十年打拼的成果。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他一度为自己推行的“人性化管理”感到自豪,尤其是那个引以为傲的“弹性工作制”。
制度的核心很简单: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为“核心工作时段”,
所有员工必须在线或在场,确保协作顺畅。除此之外,上下班时间自行安排,
只需保证每天8小时工作量和任务完成即可。初衷是为了避开早晚高峰,
让员工能兼顾家庭、健康和个人事务,在他看来,这是对团队最大的信任和关怀。然而,
这份“关怀”最近却成了扎在他心上的一根刺。一封匿名举报信,
直接捅到了市劳动监察大队。信中措辞激烈,指控“远航科技”利用弹性工作制的幌子,
模糊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相强迫员工无偿加班,
是“当代资本家压榨劳动者的新型糖衣炮弹”。今天上午,劳动监察部门的人来了。
两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表情严肃,在他的会议室里,约谈了几名“随机”抽取的员工。
陈远被要求回避。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能想象到外面的场景。
那些平日里和他称兄道弟、在团建时把酒言欢的下属们,会如何描述他们的“悲惨”遭遇?
“从来没准点下过班......”“说是弹性,其实下班后、周末,
随时都要响应工作群的消息......”“感觉比固定工时还累,
生活完全被工作侵占了......”他甚至可以模拟出他们那无奈又委屈的语气。
陈远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信任?人性化?在某些人眼里,恐怕只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
监察人员的调查结束后,领头的那位姓王的科长与陈远进行了简短沟通。“陈总,
我们了解了一下情况,”王科长的语气公事公办,“员工普遍反映,弹性工作制下,
实际工作时间确实超出了法定标准,存在隐性加班的情况。虽然公司没有明文要求,
但工作氛围和任务安排,客观上导致了这种现象。这不符合我们倡导的和谐劳动关系。
”陈远没有辩解,只是平静地点点头:“感谢王科和各位同志的指导。
我们公司一向遵纪守法,尊重员工权益。既然现行的制度给大家造成了困扰,
甚至产生了误解,那我们立刻纠正。”他按下内部通话键:“通知全体员工,
半小时后大会议室开会。”半小时后,能容纳两百人的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气氛有些微妙的好奇和不安。大家都隐约知道了举报和调查的事情。陈远走上讲台,
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有的坦然,有的躲闪,有的则带着看好戏的戏谑。
“各位同事,”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议室,清晰而冷静,“刚才,
劳动监察部门的同志对我们公司的弹性工作制进行了调查和指导。
我们也听到了部分同事的心声,认为弹性工作制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存在变相压榨的嫌疑。”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陈远脸上露出一丝近乎残酷的微笑:“我一向认为,管理要人性化,要听取员工的意见。
既然大家觉得弹性工时不合理,那么,从明天开始,我们正式取消弹性工作制!
”台下不少人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人脸上露出喜色。但陈远接下来的话,
让那点喜色瞬间冻结:“公司将严格执行标准工时制!
上下班时间:上午9:00 - 下午12:00,下午13:00 - 18:00。
午休严格一小时!”“公司门禁系统将与考勤系统全面对接,实行精准打卡!迟到、早退,
以一秒钟为计算单位,按分钟扣减相应工资!月度全勤奖,
仅授予无任何迟到、早退、漏打卡记录的员工!”“所有工作沟通,
原则上必须在工作时间内完成。非极端紧急情况,
禁止在下班后及周末通过工作群、邮件、电话等任何形式打扰员工私人时间!”他每说一条,
台下的寂静就加深一分。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空调运作的微弱声响。许多人张着嘴,
脸上的表情从错愕,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的恐慌。“新的考勤制度细则,
稍后会由HR部门邮件发送给大家。明天开始,严格执行。”陈远说完,
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直接走下了讲台,离开了落针可闻的会议室。第一天。早上8:55,
公司门口破天荒地排起了长队。指纹打卡机仿佛成了决定生死的闸门。
有人一边排队一边慌慌张张地整理头发,有人嘴里还叼着没吃完的包子。9:00:05,
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生踉跄着冲到打卡机前,看着屏幕上刺眼的红色时间提示,差点哭出来。
9:00:01,就算迟到。扣款短信会在中午准时发送到手机。下午17:59,
已经没人有心思工作了,几乎所有人在几分钟前就保存好了文档,关闭了非必要软件,
眼睛死死盯着电脑右下角的时间,身体微微前倾,像即将起跑的运动员。18:00:00,
秒针刚跳过,“嗡”的一声,人群如同开闸的洪水,瞬间涌向门口。一分钟内,
办公区几乎空了一半。以前弹性制时,不少人习惯晚上六七点,甚至更晚,
优哉游哉地去健身房锻炼完,或者吃过晚饭再回来加会儿班,处理些事情,显得自己很努力,
也顺便蹭点晚上的打车报销。现在?18:01还在工位上,
可能就会被路过的部门经理投来“关切”的目光。第一周,
公司弥漫着一种新奇又紧张的气氛。各种关于迟到扣款的哀嚎在私下的小群里传播。“妈的,
就差一秒!一杯奶茶没了!”“今天地铁故障,出示证明有用吗?HR说不行,
不可抗力因素范围有限定......”“我闹钟设了三个!还是起不来啊!
”第一个月结束。HR公布了考勤统计报告。全公司近两百名员工,全勤奖获得者:零。
甚至连陈远自己,因为一次早上有个紧急电话会议耽误了几分钟,也赫然在列。
工资条发下来那天,公司的气氛格外低沉。
那笔看似不多但以往几乎人人能拿到的全勤奖的缺失,以及或多或少被扣除的迟到早退罚款,
实实在在地刺痛了每一个人。第二个月,诡异的氛围开始蔓延。首先是通勤。
原本避开高峰的弹性制,让大家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地铁,甚至有人能悠闲地吃个早餐再上班。
现在,所有人被迫卷入早八点的地狱级拥堵。公共交通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开车族则在堵车的长龙里焦躁地拍打着方向盘,计算着每一秒可能带来的金钱损失。
接着是午休。严格的一小时,从离开工位到返回,刨去上下楼等电梯、往返餐馆的时间,
真正能用来吃饭休息的所剩无几。以前弹性制,很多人会选择错峰吃饭,
或者慢慢吃个饭再散个步,现在只能狼吞虎咽。公司附近的快餐店排起了长龙,
写字楼下的便利店饭团常常被抢购一空。更明显的是工作安排的“死板”。以前弹性制,
某个项目紧急,负责人一句话,团队自发晚上多留一会儿,或者周末线上碰一下,
很快就能推进。现在,一到下班点,
除非陈远或VP级别特批的、符合“极端紧急”定义的加班并需提前申请加班费,
否则根本留不住人。“王工,这个需求明天上线,今晚我们能不能......”“李经理,
不好意思,六点了我得准时走,孩子幼儿园放学,迟到一分钟老师要打电话的。
明天一早我来了就弄!”“张姐,客户那边反馈了个问题,比较急,
你看......”“啊,已经五点五十九了!明天九点上班我第一时间处理!
客户也不差这一晚上嘛!”协作效率肉眼可见地下降。一些需要快速迭代、灵活响应的项目,
进度开始迟缓。以前靠着员工自觉性和模糊的时间边界挤出来的“效率红利”,瞬间消失。
第三个月,矛盾开始集中爆发。最先扛不住的是那些需要接送孩子的员工,尤其是妈妈们。
一天早上,陈远刚到办公室,就看到策划部的刘姐红着眼圈从HR经理的办公室出来。
见到陈远,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来,
声音带着哽咽:“陈总......我......我能不能跟您聊聊?
”陈远把她请进办公室。刘姐的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陈总,
我知道之前是有人举报不对......但......但这打卡制度,
我真的快受不了了......”她语无伦次地诉说着:孩子小学四年级,学校八点上课,
但要求七点五十到校早读。她家离公司和学校都不近。每天像打仗一样,六点起床,做早饭,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