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洪荒:代码铸道

第3章 靠近青莲的法则探索

发表时间: 2025-11-08
本源粒子壮大后,林渊的意识核心像是升级了 “处理器”,解析和防御的效率都提升了数倍。

他不再满足于吸收零散的混沌气流,而是把目标对准了不远处的混沌青莲 —— 那朵孕育了整个洪荒基础法则的至宝,才是他在鸿蒙时代立足的关键。

向青莲移动的过程中,混沌气流越来越剧烈,甚至出现了带着 “时空碎片” 的乱流。

这些乱流的 “协议参数” 极其诡异,冲击过来时,林渊的意识都会出现 “延迟”,仿佛思考都慢了半拍 —— 就像服务器遭遇了 “时序攻击”,数据传输的时间轴被打乱。

“这是 … … 时空法则的雏形?”

林渊心中一惊。

鸿蒙时代本无时空概念,但混沌青莲孕育秩序,周围自然会先出现时空的碎片。

这些碎片虽然微弱,却比普通混沌气流危险百倍,一旦被卷入,意识可能会永远 “延迟” 在某个节点,再也无法苏醒。

林渊不敢大意,立刻调整防御策略。

他将网络安全里的 “时序分析” 逻辑,转化为混沌防御的 “时序校正模块”—— 通过解析 “时空碎片” 的 “时间参数”,预判它们的冲击轨迹,同时在屏障外构建一层 “时间缓冲层”,抵消碎片带来的 “延迟干扰”。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时空碎片” 的 “时间参数” 一首在变化,前一秒还是 “未来” 的轨迹,下一秒就变成了 “过去” 的印记,意识核心的运算负荷瞬间拉满,本源粒子都开始微微发烫。

但林渊咬牙坚持 —— 在网络攻防中,越是复杂的攻击,破解后获得的收益就越大。

当第一缕 “时空碎片” 撞上 “时序校正模块” 时,林渊清晰地感觉到,碎片中的 “时间参数” 被模块捕捉、分析,然后转化为一道微弱的 “时序数据流”,融入意识核心。

那一刻,他的意识仿佛突破了某种限制,能隐约 “看到” 气流过去的冲击轨迹,甚至能预判未来几秒内的乱流方向。

“原来如此,解析时空碎片,还能提升感知能力!”

林渊大喜过望,更加坚定了靠近青莲的决心。

不知过了多久(在鸿蒙里,时间本就没有意义),林渊终于来到了混沌青莲的一片花瓣前。

这片花瓣足有亿万丈大小,表面的银色脉络像一条条奔腾的河流,流淌着浓郁的 “法则气息”。

他伸出意识构建的 “虚拟之手”,轻轻触碰花瓣的表面 ——一股庞大的 “法则数据流” 瞬间涌入意识核心,像同时接收了亿万条核心服务器的日志,林渊的意识差点当场宕机。

他强行稳住心神,发现这些 “法则数据流” 里,包含着 “结构秩序孕育” 三种核心法则:“结构法则” 是构建万物的基础,像代码里的 “类定义”;“秩序法则” 是维持平衡的关键,像系统里的 “权限管理”;“孕育法则” 则是生命诞生的根源,像数据库里的 “数据生成”。

这些法则的复杂程度,远超林渊之前解析的任何 “数据包”。

哪怕他的意识核心己经升级,也只能解析出最表层的 “法则代码”。

但仅仅是这些表层代码,就己经让他受益匪浅 —— 本源粒子的防御屏障 ,开始融入 “结构法则”,变得更加坚固;吸收混沌能量的效率,也因为 “秩序法则” 的加持,提升了十倍不止。

就在林渊沉浸在解析法则的喜悦中时,一股带着 “吞噬” 气息的 “法则信号” 突然从混沌深处传来。

那信号极其强大,是林渊的十倍不止,所过之处,混沌气流都被强行吸走,像一台高性能的 “吞噬服务器”。

林渊的意识瞬间绷紧 —— 这绝对是先天神魔的雏形!

在洪荒神话里,鸿蒙时代就诞生了鸿钧、罗睺、鲲鹏等先天神魔,难道这就是其中一位的雏形?

那 “吞噬信号” 快速靠近,最后停在了林渊不远处。

林渊能感觉到,对方的意识正在扫描自己,像 “端口扫描” 一样,试图穿透他的防御屏障,探查他的本源粒子。

“不能被发现异常!”

林渊立刻启动 “蜜罐技术”—— 在意识核心外,构建出一个 “虚假本源数据”,对外展示出普通混沌原胞的特征,隐藏自己的意识和解析能力。

同时,他将防御屏障的强度降到最低,装作一副弱小无害的样子。

那 “吞噬信号” 扫描了片刻,似乎没发现异常,又转向混沌青莲的方向,缓缓离去。

林渊松了口气,冷汗(如果他有身体的话)都快下来了 —— 刚才那股信号的威压,让他连解析的勇气都没有,这就是先天神魔的恐怖吗?

就在这时,林渊突然感觉到,整个鸿蒙空间的混沌气流,开始出现 “旋转” 的趋势。

原本无序的气流 ,渐渐围绕着混沌青莲转动,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

混沌青莲的 “法则信号” 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 ,花瓣上的银色脉络,开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林渊的意识核心突然捕捉到一道清晰的 “时代信号”—— 鸿蒙时代,即将结束。

接下来,是***开天 ,混沌时代的到来。

他看着自己壮大了数倍的本源粒子,感受着意识里日益熟练的解析与防御能力,嘴角露出一抹期待的笑容。

“***开天吗?

正好,我倒要看看,这混沌时代的‘网络环境’,又有多少新的‘攻防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