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才心生疑惑,觉得贾琮身上多了沉稳之气,或许是他经历了生死而有所成长。
首到放学,贾琮都坐得端正。
好友贾环过来询问,是否因为方先生的责备而伤心。
贾琮拒绝跟随贾环玩耍,表示体内住着一个大龄男子的灵魂,无法与年幼的贾环玩在一起,并且他急于回家研究系统,提升自己的精气指数。
在贾琮语气冷淡,菊平无法安慰,只能应声去布置桌子。
贾琮铺开宣纸,取出笔墨,看着砚台干涩模糊的墨迹,不满原主人的浪费。
喜儿见贾琮回来一言不发,以为他在为笔墨发愁,走近后发现他正在温习功课。
喜儿大吃一惊,立刻为贾琮端来热茶:“哥儿歇歇吧,快用餐了,注意身体。”
贾琮听到脑海中的系统提示音:“恭喜宿主改变身边人看法,获得500精气值。”
这让他心中大喜,意识到改变喜儿的看法可以赚取精气值。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贾琮努力上进,周围的人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
方秀才看到他的进步,以为他终于迷途知返。
贾琮既高兴记忆神丹的灵验,又惊喜于系统精气值的增长,他发现越有惊人的表现,越能积累精气值,这些精气值又可以兑换各种道具来惊艳众人。
贾琮沉迷于积累精气值的乐趣中,并未意识到自己在贾府己经赢得了不少嘉奖。
贾赦多次从贾母口中听到贾琮好学勤勉的赞美之词,起初并不在意,但当连贾政也提及几句后,他开始关注起来。
于是贾赦去私塾询问讲师关于两个孩子的表现,这些讲师自然将贾琏和贾琮夸得天花乱坠。
但贾赦并不喜欢听假话,对讲师们的赞美半信半疑。
此时方秀才进来,向贾赦建议多督促贾琮勤勉努力。
贾赦对偶遇的方秀才颇感兴趣,停下了脚步。
方秀才酒后突发奇想,对贾赦进行了一番教子之道的训斥,指责他未尽父职。
贾赦虽感尴尬,但只能隐忍不发。
他对方秀才提到的贾琮的天分心存希望,希望能借此在贾政面前找回颜面。
然而,邢夫人却觉得贾琮是个麻烦,对他有着复杂的情绪。
魏姨娘之死让贾琮对刑夫人心生芥蒂。
尽管刑夫人尝试接近贾琮,但效果不佳。
贾琮的生活条件受限,尽管努力应对寒冷,却仍感到不便。
喜儿心疼地看着他,只能默默支持。
如今大雪封山,刑夫人连最基本的待遇都保障不了,连老祖宗都减少了份额。
贾琮被一句祖宗之言所困,无法再开口辩解。
他瞥了一眼水面上的茶沫,觉得入口如同嚼蜡一般无味。
于是吩咐喜儿换成白水。
贾琮己经把书柜的书都看完了,近 在书法上也有所进步,字迹不再像从前那般难看。
然而此刻,他正坐在没有现代取暖设备的冰冷屋子里,搓着手以缓解寒冷。
他想象着自己处于原始社会,并思考着系统里是否还有取暖装备,若是有,他愿意用所有精气值换取整个冬天的温暖。
喜儿穿着后夹袄,在地上用铁钳拨动着炭火。
白水冒着热气,贾琮看着喜儿抖动的肩膀,知道她肯定是受了委屈。
喜儿泪眼婆娑地告诉贾琮:“太太太欺负人了。”
她抱怨其他院子的分例多,而他们院子里的却少。
贾琮眉头紧锁,他沉浸在系统中没有注意到刑夫人的举动。
看到喜儿委屈的样子,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下属受了多少委屈。
他对喜儿说:“喜儿……”然而话未说完,张氏匆忙走进来打断他们。
张氏责怪喜儿拿杂事烦贾琮,但贾琮却坚持要让喜儿说出来。
他表示自己在院子里不能又瞎又聋。
张氏看着贾琮的表情,明白他心里的怨气。
她知道贾琮在贾赦和刑夫人面前讨不到好,便不再拦着喜儿说话。
喜儿得到了贾琮的鼓励,终于吐露前些日子受邢夫人身边人嘲讽的委屈。
她说前几日去领月钱时,邢夫人身边的嬷嬷对她冷嘲热讽,连带着对贾琮也有意见。
她认为邢夫人表面和善,私下里却把贾琮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喜儿对贾琮的委屈深感同情,因此与邢夫人身边的人发生了激烈的口角冲突。
邢夫人得知后立刻处置了喜儿。
贾琮听后心生怜悯,询问喜儿是否遭受了邢夫人的责打。
尽管贾琮从未听说邢夫人使用私刑,但他深知后院如同深宫,邢夫人身为太太,要处置一个下人易如反掌。
喜儿未能回应,贾琮心知肚明这是邢夫人因他婉拒搬至其院子而怀恨在心所致。
贾琮向张氏询问如何应对,张氏告诉他邢夫人贪婪钱财,若贾琮住在院内,则可增加邢夫人的账目收入。
邢夫人将花费的银子都算在贾琮头上,连带着贾赦和贾母等人也只认为贾琮挥霍无度,只会怪罪邢夫人管教不严。
贾琮预见到自己将为邢夫人背黑锅,于是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他早知邢夫人的贪财之心,也知道邢夫人在贾赦面前无法获得好处,只能阿谀奉承、听从贾赦,以期他不要干涉掌家之事。
喜儿被邢夫人责罚,也在情理之中。
贾琮对此深感愤怒,尽管他是邢夫人的儿子,但处理丫鬟之事不应由邢夫人插手。
张氏提醒贾琮要小心行事,并指出打压丫鬟是小事,但若被人抓住错误,则将让人笑话。
贾琮内心明白张氏的话有道理,他虽想为喜儿出头,但必须找准时机,不能一时冲动。
他尝试劝服邢夫人和贾赦,但若不能成功,喜儿将被冠以狐媚惑主的罪名。
他望着喜儿,心中五味杂陈。
喜儿年纪尚轻,却因他的冲动而被人议论纷纷。
他必须慎重行事。
“张娘,我明白你的意思。”
贾琮舒展眉头表示理解张氏的担忧。
他意识到只要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被邢夫人抓住把柄。
贾府少爷每月二两银子的月钱看似相同,但每个人的实际用途却大相径庭。
贾琮的银子除了购置文房西宝和笔墨外,还需打赏下人,所剩不多。
对于贾琮来说更是如此,他只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吃穿用度全靠贾府提供的微薄收入。
尽管贾府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位公子,但每位公子的境遇却截然不同。
以贾宝玉为例,他的二两银子足以支撑他的奢华生活。
尽管贾母并不了解贾琮这个孙子,更不用提邢夫人对他的严厉态度,对于贾琮来说,正常对待己是难得的优待。
因此,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开辟新的财源。
思绪万千的贾琮感到心情烦闷,于是让菊平陪他去外面走走。
外面风大,菊平体贴地给贾琮披上银鼠袄。
他们走出房门,来到后院,那里有芭蕉和梨园,环境宜人。
贾琮看着湖面泛起涟漪,虽然天气转寒,但湖水依然清澈透绿,令人心旷神怡。
菊平担心贾琮会想起伤心的往事,如魏姨娘因救他而丧命,因此提醒他不要靠近湖边。
然而贾琮却想前往湖边的谢水楼台。
这是一座半悬在湖上的亭子,周围雕刻精致玲珑,既有岁寒三友的图案,又有天上流云的造型。
贾琮赞叹贾府建筑的巧妙绝伦,他们穿过窗纱进入亭子,却发现里面己有几人。
桌上己摆满各式瓜果糕点,贾琮悄然而至,恰见贾琏与贾宝玉等人围坐,正投入于棋局之中。
贾琮虽与贾琏同父异母,但见到亲哥哥时,心中总有些微妙的感觉。
贾琏作为贾赦的长子,自然倍受重视,与贾琮并不亲密。
贾琮正想悄然离去,未曾想贾宝玉眼神犀利,己察觉到他的到来。
宝玉虽未曾与贾琮谋面,但见其容貌与描述中的贾宝玉相符,便认出此人。
贾琏沉浸在棋局中,未察觉身后站着的贾琮。
贾宝玉声音柔和,询问是否贾琮到来。
贾琮只好穿过人群,向众人行礼后站在贾琏身后。
贾琏对贾琮的态度冷淡,仿佛视其为陌生人。
贾琮心中尴尬,只好将目光投向棋局。
此时,迎春笑容满面,邀请贾琮加入他们的游戏。
探春与贾宝玉对弈,故意露出破绽,以讨贾母欢心。
贾琮心知荣国府的人精于世故,深知贾宝玉是府中的宠儿,连公子们也要让他几分。
贾琮旁观了这场棋局,见探春故意输给贾宝玉以全其颜面。
探春虽看似无奈,但实则是在向贾宝玉示好。
贾琮心知探春并非等闲之辈,未来的成就亦会让贾府另眼相看。
而今日之表现只是为了在府中立足。
贾宝玉受方秀才夸赞的贾琮引起了他的注意。
贾母称赞贾琮努力上进。
贾宝玉观察到贾琮今日显得沉稳,带有书卷气息,对他是否真正转变性格产生疑惑。
他邀请贾琮对弈,尽管贾琮想推辞,但贾宝玉坚持。
棋局上,贾琮虽然年纪稍长,但在心态上更为沉稳,很快让贾宝玉陷入困境。
迎春和贾琏也在旁观战,贾琮感到压力,特别是来自贾琏的眼神警告让他心生警觉。
他意识到眼前的对手并非普通小孩,而是贾母心中的宝贝。
为了避免与贾宝玉产生冲突,贾琮故意输掉一局,用巧妙的方式称赞了贾宝玉的棋艺。
贾宝玉很高兴,并未对贾琮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