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初步掌握罗汉拳神髓后,玄心彻底沉浸在了这片武学的海洋中。
藏经阁对他而言,不再是一座禁锢青春的牢笼,而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绝世宝库。
他的生活变得极其规律。
白日里,他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手持扫帚的灰衣杂役,一丝不苟地清扫着偌大殿阁的每一个角落。
但在无人注意时,他的指尖总会“不经意”地拂过一排排书架。
《少林长拳》、《韦陀掌》、《大慈大悲千叶手》、《菩提刀法》……一门门或基础、或精妙的少林武学,无论是拳脚、兵刃还是轻身提纵之术,只要被他触碰,其完整的“投影”便会瞬间在意识海中生成。
他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武学的精华。
意识空间内,无数淡蓝色的光影小人日夜不休地演练、碰撞、衍化。
他将《少林长拳》的刚猛首接与《韦陀掌》的沉稳厚重相互印证;又将《大慈大悲千叶手》的繁复变化融入《罗汉拳》的框架之中,试图寻找其中的共通之处与最优解。
这种学习方式超越了世间任何名师的口传心授。
他首接窥见的,是武学最本质的发力原理、内息运转的精确轨迹,以及所有招式中蕴含的“道”与“理”。
这让他对武学的理解,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深化着。
当然,他并未忘记身体的锤炼。
每日清扫工作,成了他最好的实践课。
挥动扫帚时,他融入《韦陀掌》的沉劲,扫地不再是劳作,而是在修炼下盘根基与掌力控制;弯腰拾取落叶时,他运用《大慈大悲千叶手》的巧劲,锻炼指力与身体的协调性;甚至上下楼梯,他也暗合某种轻身提纵的呼吸法门,让气息愈发悠长。
夜晚,则是他专注于内功修炼的时刻。
在尝试投影了数种基础内功后,他并未急于求成地选择最高深的心法,而是凭借系统强大的推演能力,博采众长,开始整合优化一门最适合自己当前身体状况的《基础内功》。
这门独属于他的内功,融合了多家心法温养经脉、壮大内息的优点,运行路线更为高效平和。
虽然品级不高,却胜在根基扎实,毫无隐患。
随着夜复一夜的搬运周天,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中的那缕气流正以平稳而坚定的速度增长、凝实,如同溪流汇入江河。
阁外,春去秋来,江湖上或许正上演着新的恩怨情仇,少室山下或许有新的少年慕名而来。
但藏经阁内,时光仿佛真的凝固了。
玄心心无旁骛,在这无人打扰的净土中,默默地、飞速地完成着最初的,也是最至关重要的积累。
他的气质,在日复一日的修行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眼神愈发清澈深邃,步履愈发轻健沉稳,偶尔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目光,锐利如鹰,与他平凡的外表格格不入。
“还不够……”玄心合上一本刚刚投影完毕的《如影随形腿法》,望向阁内更深、更幽暗,存放着更高阶武学秘籍的区域,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里的万千典籍,才是我真正的‘三年不鸣’之基。
一鸣惊人之日,或许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