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其它小说 > 江湖重逢追忆百战

江湖重逢追忆百战

用户36500250 著

其它小说连载

《江湖重逢追忆百战》是网络作者“用户36500250”创作的其它小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陈天野李详情概述:第一城子弟一九八五年的北京冬日的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在胡同里打着旋李坤紧了紧军大衣的领踩着二八大杠出了军区大他二十二刚退伍半如今在区工商局当个小科“坤下班了?”门卫老张笑着招李坤点点没多说他生得高肩宽背是军营里锤炼出的身眉眼间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大半每天坐在办公室看着同样的面处理着相似的文平淡得像一...

主角:陈天野,李坤   更新:2025-11-08 22:40:5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京城子弟一九八五年的北京城,冬日的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在胡同里打着旋儿。

李坤紧了紧军大衣的领口,踩着二八大杠出了军区大院。他二十二岁,刚退伍半年,

如今在区工商局当个小科员。“坤子,下班了?”门卫老张笑着招呼。李坤点点头,

没多说话。他生得高大,肩宽背直,是军营里锤炼出的身板,

眉眼间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郁。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大半年,每天坐在办公室里,

看着同样的面孔,处理着相似的文件。平淡得像一杯白水,连个气泡都没有。晚饭时,

父亲李振国又提起了他的前途。“局里王副局长马上要退了,你得抓紧机会表现。

我已经跟刘部长打过招呼,多留意你。”李坤扒拉着碗里的饭,没吭声。母亲插话:“坤子,

你爸跟你说话呢。”“听见了。”李坤放下碗筷,“但我打算辞职。”饭桌上一片寂静。

李振国放下筷子,脸色铁青:“你说什么?”“这工作不适合我。”李坤抬头,直视父亲,

“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钟表指针一圈圈转,这样的日子我能一眼望到头。”“胡闹!

”李振国一拍桌子,“你知道多少人想进都进不去?我给你安排好路你不走,想干什么?

”“我就是不想走您安排的路。”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李振国。接下来的争吵激烈却不意外,

父子俩为此已经争执多次。那晚,李坤站在自己房间的窗前,望着外面漆黑一片的军区大院。

这里有他从小到大的记忆,有父母为他规划好的人生轨迹,但他总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

三天后,他递交了辞职信。第二章 混迹京华离开体制的李坤,

起初只是跟几个朋友合伙做点小买卖。他凭着在部队学会的开车,帮人拉货,

后来又倒腾起服装。一九八六年的北京,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了几年,街头已见繁华初现。

李坤头脑灵活,又有父亲旧部的关系网,很快在商圈里站住了脚。然而,

京城的水远比想象中深。那天傍晚,李坤刚从一个饭局出来,就被四五个人堵在了胡同里。

“李老板,生意做得不错啊。”领头的是个满脸横肉的汉子,名叫宝刚,

京城里有名的地头蛇。李坤心知不妙,面上却不动声色:“宝刚哥,有事好说。

”“听说你最近接了不少服装厂的单子?那是我兄弟的生意,你不懂规矩啊。

”李坤皱眉:“市场买卖,各凭本事。”宝刚冷笑一声,身后的人围了上来。

李坤在部队学过格斗,反应极快,一个侧身躲过第一击,反手将那人撂倒。但终究寡不敌众,

很快被按在墙上。宝刚凑到他耳边:“给你三天时间,把你手里的单子都交出来,

然后滚出这个圈子。不然,断你一条腿。”李坤吐出一口血水,

眼神凌厉:“今天你要么弄死我,不然这事没完。”宝刚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人如此硬气。

他狞笑着拍了拍李坤的脸:“好,有骨气。那咱们就慢慢玩。”那晚,

李坤带着一身伤回到家。母亲见状,眼泪直流,父亲则铁青着脸,一言不发。接下来的日子,

宝刚的人不断找麻烦。李坤的货被扣,客户被威胁,生意一落千丈。

最严重的一次冲突发生在一个雨夜。宝刚带着十几个人,把李坤堵在仓库里。一场恶斗,

李坤拼死抵抗,最后靠着在部队学的擒拿技巧,硬是突围而出,但腹部也挨了一刀。

他踉跄着躲进一个小诊所,缝了十二针。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李坤知道,

北京是待不下去了。第三章 南下杭州一九八七年初春,李坤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杭州与他熟悉的北京截然不同。湿润的空气,柔和的方言,连街边的柳树都显得格外婀娜。

他租了个小房间,开始重新谋划生计。起初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带来的本钱不多,

人生地不熟,只能从小买卖做起。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去批发市场进些小商品,

再到各大学校门口摆摊。三月的一个下午,春雨突如其来。李坤急忙收摊,

还是被淋了个透心凉。他躲进一家小茶馆避雨,湿漉漉地坐在角落。“老板,来壶龙井。

”一个清脆的女声引起他的注意。那女子二十出头,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五官清秀,

眼神明亮。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静静看着。雨越下越大,

茶馆里人渐渐多了。一个醉醺醺的男人摇摇晃晃地走到女子桌前。“妹妹一个人?

陪哥哥喝杯茶呗?”女子皱眉,没理会。男人得寸进尺,伸手要去拉她。就在这时,

李坤起身拦在了中间。“朋友,人家不想被打扰。”醉汉瞪着眼:“关你屁事!

”李坤不动如山:“请回吧。”醉汉一拳挥来,李坤轻松避开,顺势一带,醉汉踉跄几步,

摔倒在地。茶馆老板赶紧过来劝解,醉汉骂骂咧咧地走了。女子起身道谢:“谢谢你,

我叫林如儿。”这就是李坤与林如儿的初遇。林如儿是本地人,在杭州大学读中文系,

刚毕业不久,在一家报社做编辑。她聪慧独立,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又不失主见。

此后,李坤常去那家茶馆,也常能“偶遇”林如儿。两人从陌生到熟悉,从客套到倾心。

李坤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女子——她能理解他的抱负,也能看透他的伪装。“你眼里有团火,

李坤。”一次散步时,林如儿突然说,“你不甘于平凡,却又不是一味争强好胜。

你心里有自己想要坚守的东西。”李坤怔住了。从未有人如此准确地看透他。随着交往深入,

李坤见到了林如儿的家人。她的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医生,典型的书香门第。

他们对这个北方来的小伙子既好奇又担忧。“你打算在杭州长住吗?”林父在一次家宴上问。

李坤放下筷子,郑重回答:“是的,伯父。杭州很好,我打算在这里发展。”“听如儿说,

你现在做点小生意?”“摆摊不是长久之计,我最近在看店面,准备做手表生意。

”林父点点头,没再多问。从林家出来,林如儿送李坤到巷口。“爸爸其实挺喜欢你的,

他就是不善于表达。”李坤握紧她的手:“我会证明给你家人看,我能给你好的生活。

”第四章 商海初航李坤的手表店开在延安路上,店面不大,但装修精致。他眼光独到,

从广州进了一批香港流行的款式,又联系了上海的老师傅,提供维修服务。

生意比预想的还要好。不到半年,他开了第二家分店。一次去广州进货的火车上,

他结识了温州商人老陈。老陈做的是酒吧设备生意,两人相谈甚欢。“杭州现在发展快,

年轻人多,开酒吧肯定有市场。”老陈建议。李坤心动了。回杭州后,他做了市场调研,

发现整个杭州还没有一家真正上档次的酒吧。他拿出全部积蓄,又在银行贷了款,

在西湖边盘下了一个店面。装修期间,他事必躬亲,从设计到选材,每天都忙到深夜。

林如儿常常来看他,有时带夜宵,有时只是静静地陪他一会儿。“别太累着自己。

”她心疼地擦去他额头的灰尘。李坤握住她的手:“等酒吧开业,我们就结婚。

”林如儿脸红了一下,轻轻点头。一九八八年初夏,“时光酒吧”开业。

时尚的装修、优质的服务、独特的调酒,很快吸引了杭州的年轻人。生意火爆,日进斗金。

然而,成功引来了嫉妒。一天晚上,酒吧刚开门,就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领头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光头,自称“东霸天”,是杭州城里有名的恶霸。“李老板,

生意不错啊。”东霸天大大咧咧地坐下,“这地段好,我早就看上了。

”李坤不动声色:“大哥有何指教?”“简单,你这酒吧,我要三成干股。

”李坤笑了:“凭什么?”东霸天身后的年轻人猛地掏出一把刀,插在桌子上:“就凭这个!

”酒吧里顿时一片寂静,客人们都紧张地看着这一幕。李坤面不改色:“在我的地方闹事,

你不是第一个。但我还站在这里,那些人都不见了。你要试试吗?”东霸天眯起眼,

与李坤对视良久,突然大笑:“好!有胆色!今天给你个面子,我们走!

”但他们离开时的眼神告诉李坤,这事没完。果然,接下来的日子,酒吧不断遇到麻烦。

不是有人故意闹事,就是卫生、消防等部门频繁检查。最严重的一次,

东霸天带人堵住了酒吧门口,不让客人进入。李坤知道,这一战不可避免。

第五章 仁义大哥那天晚上,李坤独自一人来到东霸天常去的澡堂。东霸天正泡在池子里,

见到李坤,愣了一下,随即冷笑:“李老板好胆量,一个人来?”“解决事情,不需要人多。

”东霸天从池子里站起来,一身横肉抖动着:“那就说说,怎么解决?”“你的目的是要钱,

我的目的是做生意。但我不会给你干股,不过我可以给你指条明路。

”东霸天来了兴趣:“什么明路?”“你现在收保护费的那些摊贩,一个月能收多少?

他们怨声载道,迟早出事。不如你跟我合作,我出钱,你出力,我们搞个市场,正规收费,

合法管理,赚得比你现在多得多。”这个提议完全出乎东霸天的意料。他愣了好一会儿,

突然大笑:“李坤啊李坤,你真是个生意人!”“怎么样?

”东霸天摇摇头:“我还是觉得直接拿你的干股更省事。

”李坤叹了口气:“那就是没得谈了?”就在这时,

澡堂外突然涌进一群人——是那些平日被东霸天欺负的商贩。原来李坤早已联系他们,

约定如果谈不拢,就一起出面施压。东霸天见状,脸色大变。他没想到李坤有这一手。

“东霸天,你欺行霸市的日子到头了。”一个老商户壮着胆子说。东霸天咬牙切齿:“李坤,

你好手段!”李坤平静地说:“我不是要与你为敌,而是给你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那个市场,

你占三成股份,不需要你出一分钱,只要你保证再没有人骚扰这些商户。”东霸天沉默了。

他看着周围愤怒的人群,又看看镇定自若的李坤,终于低下了头。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杭州商圈。李坤不战而屈人之兵,既解决了问题,又帮助了小商贩,

被众人尊称为“仁义大哥”。事业顺利的同时,李坤和林如儿的感情也日趋成熟。

一九八九年春,他们在西湖边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那天,李坤看着身穿婚纱的林如儿,

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第六章 转战山城婚后不久,李坤的商业版图继续扩大。

到一九九零年底,他在杭州已有三家手表店和两家酒吧,资产近两百万。然而,

一次突发事件改变了他的轨迹。一九九一年春,李坤接到一个紧急电话,

是他在重庆发展的兄弟小赵打来的。“坤哥,出事了!小明被张麻子扣了!

”张麻子是重庆一带出了名的狠角色,以心狠手辣著称。李坤立即订了去重庆的机票。

临走前,林如儿担忧地拉住他:“一定要小心。”“放心,我会平安回来的。

”重庆与杭州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这座山城雾气蒙蒙,阶梯纵横,

言语间都带着火辣辣的味道。小赵接到李坤,详细讲述了情况。

小明因为与张麻子的人争抢工地,被对方扣留,要求五十万赎金。“张麻子放出话来,

少一分就卸小明一条腿。”李坤沉思片刻:“约他明天见面。”“坤哥,他们人多势众,

我们得多带点人。”“不,我一个人去。”第二天,

李坤独自来到约定地点——一个废弃的仓库。张麻子带着二十多个人早已等在那里,

小明被绑在椅子上,鼻青脸肿。“没想到杭州来的李老板这么年轻。”张麻子四十多岁,

脸上有一道明显的刀疤。李坤开门见山:“放了我兄弟,有什么冲我来。

”张麻子笑了:“痛快!五十万带了吗?”李坤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不是钱,

而是一枚手雷。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我当兵时留下的纪念品。”李坤平静地说,

“今天要么大家一起死,要么你放人。”张麻子脸色大变:“你疯了?”“我数三声。

一...”仓库里一片死寂。“二...”张麻子额头冒汗,他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亡命之徒。

就在李坤要数“三”时,张麻子突然抬手:“放人!”小明被松开,踉跄着走到李坤身边。

李坤盯着张麻子:“今天这事到此为止。如果你日后报复,我保证,下次见面就是你的死期。

”说完,他带着小明稳步退出仓库。这件事很快传遍重庆,李坤“单刀赴会,

手雷救兄弟”的事迹被传为佳话,“重庆王”的名号不胫而走。考虑到杭州市场已趋饱和,

而重庆发展空间更大,李坤决定将事业重心转移到这座山城。林如儿虽然不舍,

还是支持丈夫的决定。第七章 江湖夜雨在重庆的头几年,李坤的事业蒸蒸日上。

他投资房地产、餐饮和娱乐业,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然而,江湖从未远离。

一九九五年秋,一个熟悉的名字再次出现在李坤的生活中——宝刚,

那个在北京逼走他的地头蛇,如今也来到重庆发展。冤家路窄,两人在一个商业酒会上相遇。

宝刚先是一愣,随即冷笑:“李坤?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李坤平静举杯:“宝刚哥,

别来无恙。”“听说你在重庆混得不错?可惜,我来了,你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李坤微微一笑:“这么多年,你还是老样子。”宝刚的威胁并非空谈。接下来的几个月,

李坤的工地屡遭破坏,酒吧时常被查,种种迹象表明,宝刚在背后使绊子。更糟糕的是,

一九九六年初,林如儿来重庆探亲时,竟遭人绑架。接到勒索电话时,李坤的手在发抖。

对方要求五百万,并威胁如果报警就撕票。小赵和小明义愤填膺,要带人直接找宝刚算账。

“不行。”李坤强迫自己冷静,“如果是宝刚做的,他正等着我们自投罗网。”“那怎么办?

”李坤沉思良久,拨通了一个电话——打给东霸天。这些年,

东霸天在李坤的帮助下转型正当生意,两人已成朋友。“杭州那边,你还有人脉吗?

”李坤问。“有,什么事?”“帮我查个人,宝刚,他应该还有亲人在北京。”两天后,

东霸天传回消息:宝刚的老母亲住在北京朝阳区的一个老小区里。李坤立即飞往北京,

亲自拜访了宝刚的母亲。老人已经七十多岁,独自居住。李坤没有说明身份,

只说是宝刚的朋友,顺路来看看。回到重庆,李坤直接约见宝刚。“又见面了,李老板。

”宝刚得意洋洋,“钱准备好了?”李坤平静地说:“三天前,

我去了北京朝阳区幸福里小区三号楼二单元501室,看望了一位老太太。她身体很硬朗,

说你很孝顺,每月都寄钱回去。

”宝刚的脸色瞬间惨白:“你...你敢动我母亲...”“我不会动她,

就像我希望你不要动我妻子一样。”李坤直视宝刚的眼睛,“江湖恩怨,不祸及家人。

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宝刚沉默了足足五分钟,最终长叹一声:“我小看你了,李坤。

”当晚,林如儿平安归来。她虽然受惊,但未受伤。这件事后,宝刚主动离开了重庆。

临行前,他托人带给李坤一句话:“你赢了,我服。”第八章 急流勇退时间进入新千年。

李坤已过不惑之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然而,多年的江湖生涯让他渐感疲惫。

二零零一年,林如儿生下儿子李小林。抱着襁褓中的婴儿,

李坤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我想退出江湖了。”一天晚上,他对妻子说。

林如儿理解地点头:“是时候了。”退出并非易事。李坤的生意遍布多个领域,

与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他花了三年时间,逐步将生意正规化,剥离那些灰色地带。

二零零四年春,他举办了金盆洗手仪式,只邀请了最亲近的兄弟和朋友。那天晚上,

他举起酒杯:“感谢各位兄弟多年的扶持。从今往后,李坤退出江湖,不问是非。

但兄弟情义,永世不忘。”众人举杯共饮,不少人眼眶湿润。

退休后的李坤带着家人移居杭州,在西子湖畔买了处宅子,过起了平淡的生活。

他每天读书、品茶、陪妻子散步、教儿子骑车,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宁静。然而,

江湖从未真正远去。二零零六年的一天,李坤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坤哥,我是小马,

赵哥出事了...”小赵是李坤最信任的兄弟之一,在李坤退出后,接手了部分生意。

如今他陷入一桩麻烦,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李坤握着电话,沉默了。

他答应过妻子不再过问江湖事,但兄弟有难,他无法袖手旁观。林如儿看出他的纠结,

轻轻握住他的手:“去吧,我知道你放不下。”李坤感激地看着妻子,第二天便飞往重庆。

小赵的问题比想象的复杂。他卷入了一起地产纠纷,对方是当地新崛起的势力,手段狠辣,

不讲规矩。李坤出面调解,但对方不买账。“李老板,你已经退休了,就别多管闲事了。

”对方领头的是个年轻人,嚣张跋扈。李坤平静地说:“小赵是我兄弟,他的事就是我的事。

”“那你想怎么解决?”“按江湖规矩,你们划下道来,我接着。”年轻人冷笑:“好啊,

明天晚上,码头见。就你和我,单挑。”那晚风很大,码头上灯火通明。李坤独自赴约,

对方却带了十几个人。“对不起,李老板,我不是讲规矩的人。”年轻人得意地笑。

李坤环视四周,突然也笑了:“我早知道你会这样。”话音刚落,警笛声由远及近。

原来李坤早已安排人报警,称码头有非法集会。年轻人脸色大变:“你报警?

你不怕坏了自己的名声?”“我已经不是江湖人。”李坤平静地说,“对付不守规矩的人,

就用法律。”这件事后,小赵的麻烦得以解决。李坤也真正明白了——真正的仁义,

不是江湖义气,而是守法遵纪,承担责任。尾声 西湖月光二零一八年夏夜,西湖波光粼粼。

五十五岁的李坤牵着林如儿的手,在湖边散步。他们的儿子李小林已在北京读大学,

选择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学习法律。“小林昨天打电话说,

他实习的律师事务所接了一个大案子。”林如儿笑着说。李坤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

走过断桥,远处传来年轻人的歌声。李坤停下脚步,望着湖面出神。“想什么呢?

”林如儿问。“想起很多年前,我第一次来杭州时的样子。”林如儿靠在他肩上:“后悔吗?

走过那么多坎坷的路?”李坤摇摇头:“每一步都是必经之路。只是现在才明白,

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多少人,而是能保护多少人;真正的仁义不是为兄弟两肋插刀,

而是引导他们走正路。”月光洒在湖面上,碎成万千银辉。江湖已远,岁月静好。“回家吧。

”李坤轻声说。两人相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西湖的夜色中,只留下一圈圈涟漪,

在月光下轻轻荡漾。”第九章 静湖微澜杭州的西子湖畔,日子像湖面的水波,

平静而缓慢地荡漾开来。李坤彻底放下了过往的纷扰,

将重庆和北京的业务全权交给了信得过的老部下,只保留了一些不参与经营的股份。

他在西湖边买的宅子带着一个不大的院子,他种上了妻子喜欢的桂花和翠竹,

自己则精心打理着几盆兰花。“爸,你这养兰的手艺,都快赶上专业水平了。”视频电话里,

儿子李小林看着父亲展示一盆盛开的春兰,笑着打趣。他已从法学院毕业,

顺利进入北京一家顶尖律师事务所,眉宇间有李坤年轻时的锐气,

但更多了一份书卷气和法律人的严谨。“闲来无事,修身养性。

”李坤满足地看着屏幕那端西装革履的儿子,“你那边工作还顺利?大案子忙完了?

”“差不多了,证据链很完整,我们这边胜诉几率很大。”李小林顿了顿,

语气略带一丝迟疑,“爸,前几天……我听到一个名字,宝刚。是您以前认识的那个吗?

”李坤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凝,随即恢复自然:“怎么问起他?”“他好像也在北京,

做建材生意,规模不小。听说……手段还是不太干净,和我们一个客户有些竞争。

”李小林斟酌着用词,“我只是偶然听到,觉得巧合。”“世界很小,但路很宽。

”李坤平静地说,“做好你分内的事,依法办事,其他的,不必过多牵扯。”挂了电话,

李坤在兰花园里站了许久。宝刚,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虽未掀起巨浪,

却也漾开了一圈涟漪。他没想到,这个多年的旧怨,竟可能以这种方式,

隐约触及到他现在的生活。林如儿端着一杯新泡的龙井走过来,轻轻放在石桌上。

“小林说什么了?看你神色不太对。”“没什么,工作上的事。”李坤不想让妻子担心,

接过茶杯,嗅着熟悉的茶香,心头那丝微澜渐渐平息。他握住林如儿的手,

岁月在她眼角留下了细纹,却从未带走她的温婉与聪慧。“只是觉得,现在这样,很好。

”林如儿笑了笑,没有追问,只是说:“下午去不去看看爸?他说新得了一副棋子,

要和你杀几盘。”李坤的父亲李振国,退休后也搬来了杭州,

住在离他们不远的一个老干部小区。当年的将星已然白发苍苍,脾气却柔和了许多。

父子俩的关系在这些年彻底缓和,甚至变得亲密,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就是在棋盘上厮杀。

“去,当然去。”李坤笑道,“这次非得赢他不可。”然而,这份宁静并未能持续太久。

几天后,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李坤家门口。是小明,

当年在重庆被李坤救下的兄弟之一。他脸色憔悴,眼窝深陷,

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坤哥!”小明一见到李坤,声音就哽咽了,

“我……我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找您。”李坤将他让进屋内,递给他一杯水。“慢慢说,

出什么事了?”“是赵哥……小赵他……”强子语无伦次,“他在重庆的那个地产项目,

就是以前您帮忙摆平过的那块地,现在又出问题了!新的合作方背景很深,手段黑,

赵哥被他们下了套,现在资金链断了,还……还欠了高利贷,

对方扬言不还钱就要……要卸他一条腿!”李坤眉头紧锁。小赵在他退出后,

虽然努力向正行转型,但毕竟能力和眼界有限,加上江湖习性未完全根除,难免会遇到坎坷。

只是没想到这次会如此严重。“对方是什么人?”“领头的姓陈,叫陈天野,

据说是东南那边过来的,做事非常狠,完全不讲规矩。我们按道上的规矩去谈,

他们根本不理,报警……报警也没用,他们做得滴水不漏,抓不到把柄。

”小明痛苦地抱着头,“坤哥,赵哥这次真的走投无路了!他知道您金盆洗手,

不让我们来打扰您,可我……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赵哥……”李坤沉默着。

湖面的微风穿过窗户,带来桂花隐约的香气。他看了一眼在厨房忙碌的妻子的背影,

又想起儿子在电话里提到宝刚时那谨慎的语气。江湖,似乎总在他以为已经远离时,

再次伸出无形的触角。他不是当年的“重庆王”了,他有了需要守护的安宁,

也有了更深的顾忌。“坤哥……”小明充满希冀又带着绝望地看着他。良久,

李坤缓缓开口:“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我可以借一笔钱给小赵应急,但前提是,

他必须彻底离开重庆,来杭州,或者去别的地方,找份安稳营生。”小明愣了一下,

随即面露难色:“可是坤哥,那帮人恐怕不是光还钱就能打发的,

他们看中的是赵哥的那块地……”李坤的目光锐利起来:“你回去告诉小赵,钱,

我可以帮他想办法。但人,必须撤出来。至于那个陈天野……”他顿了顿,字句清晰地说,

“告诉他,李坤请他来杭州喝杯茶。”第十章 新茶旧盏陈天野比李坤想象中要年轻,

不到四十岁,穿着合体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更像一个精明的商人,

而非强子口中那个“做事非常狠”的角色。他在西湖边一家雅致的茶舍包间里见到了李坤。

“李老板,久仰大名。”陈天野笑着拱手,态度客气,眼神却带着审视和不易察觉的倨傲。

“陈总,请坐。”李坤平静地斟茶,“西湖龙井,尝尝。”两人寒暄了几句,

话题始终围绕着杭州的风景和茶道。陈天野似乎并不着急,耐心地陪着李坤兜圈子。终于,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