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 《全世界的绘画水平下降1w倍而我保持不变!》佚名佚名已完结小说_全世界的绘画水平下降1w倍而我保持不变!(佚名佚名)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全世界的绘画水平下降1w倍而我保持不变!》佚名佚名已完结小说_全世界的绘画水平下降1w倍而我保持不变!(佚名佚名)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Sesels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Sesels”的男生生活,《全世界的绘画水平下降1w倍而我保持不变!》作品已完结,主人公:佚名佚名,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情节人物是AI的男生生活小说《全世界的绘画水平下降1w倍而我保持不变!》,由网络作家“Sesels”所著,情节扣人心弦,本站TXT全本,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455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09 02:23:35。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全世界的绘画水平下降1w倍而我保持不变!

主角:佚名   更新:2025-11-09 05:12:3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凌晨三点,出租屋的荧光灯泛着廉价的冷白,将画纸上未完成的头像照得纤毫毕现。

我握着数位笔的手腕泛着酸麻,放大十倍的画布上,发丝的渐变阴影刚调整到满意的弧度,

手机屏幕突然亮了,是接单平台的消息提示。“老板,头像能再便宜点吗?12块行不?

别人AI生成才8块,你这手绘也就多了点笔触,不值15。”我盯着屏幕上的文字,

喉结滚了滚,一股无力感顺着脊椎爬上来。手指悬在输入框上方半天,

最终还是敲下“可以”两个字。关掉对话框,我瘫在吱呀作响的电竞椅上,

看着桌角堆成小山的泡面桶,胃里一阵反酸。这是“鉴AI狂潮”席卷绘画圈的第三年。

三年前,AI绘画工具突然爆发式普及,从最初的粗糙生成,

到后来能精准复刻各类画风、细化到毛孔纹理,只用了不到半年。随之而来的,

是铺天盖地的“鉴AI”热潮。小绿书、微博、绘画平台,

到处都是“AI绘画实锤指南”“三秒辨别AI画手”的帖子,画手们发布作品的第一件事,

不是求赞求评,而是附上层层叠叠的过程图、笔刷记录、甚至录屏,

证明自己的画是“纯手绘”。可市场不买账。AI生成又快又便宜,8块钱一张的头像,

100块一套的插画,瞬间挤占了底层画师的所有生存空间。为了活下去,

我们这些坚持手绘的画师只能不断压价,卷到极致。曾经一张精修头像能卖200块,

现在画得再精美,也只能在10-15块之间挣扎——毕竟,大多数客户只看“像不像”,

不关心“是不是手绘”。我叫陈默,一个毕业三年的底层画师,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小区,

每月房租1800,靠着接低价头像、偶尔帮人画点小插画糊口。身边的同行要么转行了,

要么干脆也用AI生成,再稍微修修改改,冒充手绘接单。只有我,还在死磕纯手绘。

不是有多高尚,而是我真的喜欢画画,喜欢笔尖划过画布的质感,

喜欢一点点把空白画布变成鲜活形象的过程。可喜欢不能当饭吃。

这个月我已经吃了二十天泡面,银行卡余额只剩下三位数,再接不到高价单子,

下个月就要卷铺盖滚回老家了。“再坚持坚持,总会有人懂的。

”我对着屏幕上自己画的头像喃喃自语。那是个穿汉服的女孩,眉眼温柔,

裙摆上的刺绣是我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光这部分就花了两个小时。可这样的作品,

依旧只能卖15块。正沮丧着,手机推送了一条小绿书的热门消息,标题赫然写着:“惊!

顶流画师‘火星’新图疑似AI生成?细节漏洞百出!”我心里咯噔一下。

火星是小绿书上火起来的画师,风格清新治愈,尤其擅长画小动物,粉丝有两百多万,

算是绘画圈的顶流了。她的作品一直以“纯手绘”“治愈系”为卖点,深受粉丝喜欢,

怎么会被质疑AI?我点进去一看,帖子是一个叫“AI鉴伪联盟”的账号发的。

帖子里放了火星最新发布的一幅《雪地里的狐狸》,

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实锤”:“狐狸的毛发边缘过于顺滑,没有手绘的笔触感,

符合AI生成的特征”“雪地的光影过渡不自然,

存在AI常见的模糊bug”“整体构图过于完美,缺乏手绘的随机性”。

帖子下面的评论已经炸了:不会吧?火星不是一直说自己纯手绘吗?

AI鉴伪联盟可是专业的!他们鉴别过的AI画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从没出错!

我早就觉得火星的画有点假了,太完美了,不像是人画的楼上的别乱说!

火星每次都发过程图,还有直播画画的片段,怎么可能是AI?就是!

你们就是嫉妒火星火!AI鉴伪联盟怕不是想蹭热度吧?我翻了翻火星的原帖,

确实附了三张过程图,还有一段十秒的速涂视频。从过程图来看,笔触、线稿都很自然,

不像是AI生成的。可“AI鉴伪联盟”的分析又头头是道,配上各种标注和对比图,

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AI鉴伪联盟”是鉴AI狂潮中崛起的一个组织,

成员据说都是“资深画手”“技术大神”,专门鉴别各类疑似AI的绘画作品。

他们行事风格极端,一旦认定某幅画是AI生成,就会号召粉丝去围攻作者,

要求作者“公开道歉”“退圈”。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小有名气的画手被他们“实锤”AI,

最后不堪网暴,只能注销账号,彻底退出绘画圈。火星的粉丝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很快就组织起来反击。

他们整理了火星过往的所有作品、直播录屏、甚至绘画工具的购买记录,

一一反驳“AI鉴伪联盟”的质疑,双方在小绿书上吵得不可开交,

#火星AI实锤# #为火星正名# 两个话题轮流上热搜,围观群众越来越多,

事情闹得越来越大。我抱着吃瓜的心态看了两天,发现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火星本人发了一条长文回应,言辞恳切:“每一幅画都是我用心画出来的,从线稿到上色,

每一步都有记录。我理解大家对AI绘画的抵触,但也请不要随意污蔑一个认真创作的画手。

”她还附上了《雪地里的狐狸》完整的绘画录屏,时长一小时,全程无剪辑。录屏发布后,

不少中立网友开始站队火星:“录屏都放出来了,这总不能是假的吧?

”“AI鉴伪联盟这次是不是搞错了?”可“AI鉴伪联盟”依旧不依不饶,

发了一条新帖:“录屏可以造假!现在有很多工具能模拟手绘过程!

我们已经将这幅画送去专业机构检测,很快就会有最终结果!”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

一个重磅人物下场了——绘画圈的大佬,“精力充沛”。精力充沛是国内顶尖的插画师,

从业二十年,拿过无数国际奖项,粉丝上千万,在绘画圈的地位无人能及。

他一直对AI绘画持批判态度,

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AI绘画是艺术的倒退”“手绘的温度是AI永远无法替代的”。

他发了一条简短的小绿书:“刚看了火星的新图,确实是AI生成。线条、光影、构图,

都带着AI特有的‘完美瑕疵’。作为画手,应当坚守底线,而不是用AI欺骗粉丝。

”大佬一锤定音,舆论瞬间反转。之前还支持火星的网友纷纷倒戈,

火星的评论区被谩骂和质疑淹没:“失望透顶!竟然用AI骗了我们这么久!

”“亏我还那么喜欢你的画,原来是AI生成的,真恶心!”“退圈吧!别再污染绘画圈了!

”“AI鉴伪联盟”更是趁热打铁,发布了所谓的“专业机构检测报告”,

再次“实锤”火星的画是AI生成。火星试图再次解释,

但她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汹涌的舆论中,甚至连她的账号都被大量网友举报,

部分作品被平台下架。看着这场愈演愈烈的闹剧,我心里五味杂陈。

我不知道火星的画到底是不是AI生成的,但我能感受到她的绝望和无助。

在这个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的鉴AI时代,一旦被贴上“AI画手”的标签,

就意味着身败名裂。我关掉手机,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打算再接一个单子赚点生活费。

刚打开接单平台,突然感觉到脚下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地震了?”我心里一惊。

这座城市很少发生地震,我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震动越来越强烈,

桌子上的数位板、水杯开始摇晃,墙壁上的裂缝越来越大,灰尘簌簌往下掉。

我下意识地想往外跑,可刚站起身,就被晃得摔倒在地。窗外传来尖叫声、哭喊声,

还有建筑物倒塌的轰鸣声。我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感觉脚下一空,

身体突然往下坠——我掉进了地板上裂开的一个洞里!混乱中,我只听到“哐当”一声,

似乎是井盖被震开了,我整个人掉进了下水道井盖下面的空间里。幸运的是,

这个空间不算太深,只有一米多高,我摔在柔软的淤泥上,虽然浑身湿透、沾满了脏东西,

但并没有受伤。上面的震动还在继续,坍塌的砖石、泥土不断往下掉,封住了井口。

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少量光线从缝隙中透进来。我吓得浑身发抖,只能蜷缩在角落里,

祈祷震动快点停止。不知过了多久,震动终于平息了。四周变得一片死寂,

只有我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我试着喊了几声“救命”,但声音被厚厚的泥土和砖石挡住,

根本传不出去。我掏出手机,还好手机还在,屏幕碎了,但还能开机。我打开手电筒,

照亮了周围的环境。这是一个狭窄的下水道通道,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四周都是淤泥和垃圾。

我尝试着往上爬,可井口被封得严严实实,根本推不动。看来只能等待救援了。

我打开手机信号,发现没有网络,也没有信号,只能偶尔收到几条紧急推送,

说刚才发生了罕见的强震,城市多处受损,救援队伍正在全力搜救。我靠在冰冷的墙壁上,

心里又怕又慌。我不知道自己要在这里待多久,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

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存手机电量,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

手机终于有了微弱的信号。我赶紧打开小绿书,想看看外面的情况,结果一打开,

就被铺天盖地的消息惊呆了。世界末日了吗?我的画技突然变得像屎一样!救命!

我刚才想画个简单的头像,结果画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看!线条歪歪扭扭,上色一塌糊涂!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突然之间,画画变得超级难!以前随手就能画的东西,

现在怎么画都画不好!我是美术生,刚才老师让我们画素描,

全班同学画的都跟小学生涂鸦一样!老师自己画的也翻车了!不止画画!

我朋友是设计师,刚才做图,软件操作没问题,但画出来的设计图丑得不忍直视!

我以为自己看错了,赶紧刷新页面,结果更多类似的帖子冒了出来。

有人晒出了自己震前和震后的画作对比:震前的画虽然不算顶尖,

但线条流畅、色彩协调;震后的画则线条僵硬、比例失调、上色杂乱,简直像是两个人画的。

还有人说,自己问了身边所有画画的朋友,无一例外,画技都断崖式下跌,

以前能轻松完成的作品,现在怎么画都不满意,甚至连最基础的构图、透视都搞不懂了。

“怎么回事?”我心里充满了疑惑。难道这场地震不仅破坏了城市,还影响了人们的画技?

我试着打开自己的绘画软件,想画一个简单的线条。结果手指一动,

数位笔在画布上画出了一条流畅的曲线,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我又试着画了一个简单的人物头像,线稿、上色、细化,一切都得心应手,

和震前的水平完全一致。我愣住了。别人的画技都下降了,为什么我没有?

难道是因为我掉进了井盖下面,躲过了什么?这时候,我看到一条热门帖子,

标题是:“全网寻找画技没下降的人!有没有人还能画出正常的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