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 唐味风华录(林知味孙岩)最新免费小说_完本小说免费阅读唐味风华录林知味孙岩

唐味风华录(林知味孙岩)最新免费小说_完本小说免费阅读唐味风华录林知味孙岩

橙子爱上榴莲 著

悬疑惊悚完结

主角是林知味孙岩的悬疑惊悚《唐味风华录》,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悬疑惊悚,作者“橙子爱上榴莲”所著,主要讲述的是:食品工程硕士林知味,被毕业实验炸到了唐朝。 开局一口锅,科学来掌勺: · 冷陶发黏?物理“过冷河” 搞定! · 羊肉不香?化学“美拉德” 激香! · 豆腐太软?流体力学“水下刀工” 侍候! 本想安稳做个厨娘,却被退隐御厨塞来一本《韦氏食典》。 ——书页边缘的诡异符号,竟和她穿越时的爆炸强光一模一样! 从此,她的唐朝生活彻底跑偏: · 科学厨房:开冰饮店、复原失传菜,用公筷推行卫生革命…… · 神秘谜团:西域秘香、前朝秘辛、神秘组织“饕餮会”的阴影…… · 团队集结:高冷密探、财迷茶商、嗅觉天才陆续入伙! 且看科研吃货林知味,如何手握实验室手札,用科学之味,破解千年密码,搅动这场盛唐风华!

主角:林知味,孙岩   更新:2025-11-09 16:41:2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跟着孙岩进了长安城,林知味才算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盛唐气象”。

清晨的阳光洒在宽阔得能并排跑十几辆马车的朱雀大街上,两侧坊市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胡商牵着骆驼叮当作响地走过,穿着各色服饰的人群摩肩接踵,空气里弥漫着香料、食物和牲畜混杂的、生机勃勃的气味。

她像个刚进城的土包子,眼睛都快不够用了,只觉得看什么都新鲜。

那高耸的望楼、整齐的坊墙、衣袂飘飘的士女……这一切可比复原的唐代影视城带劲多了!

“别东张西望,跟紧了。”

孙岩回头瞥了她一眼,眼里带着点好笑,“先去西市,老夫的‘百味轩’就在那儿。”

百味轩。

听名字像个吃饭的地儿。

林知味心里踏实了点,好歹是专业对口。

越靠近西市,人声越是鼎沸。

店铺林立,旗幡招展,卖胡饼的、售丝绸的、吆喝金银器的,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盛世浮世绘。

孙岩显然在这里很有些脸面,不时有人跟他打招呼,称一声“孙老”或“孙师傅”。

“孙老,您回来啦!”

“孙师傅,今早的羊肉可新鲜了,给您留着呢!”

孙岩只是微微颔首,脚下不停,径首将林知味带到一家门面颇为气派的酒楼前。

黑底金字的匾额上,“百味轩”三个大字龙飞凤舞。

只是,此刻这酒楼门口的气氛,却与周围的喧嚣热闹有些格格不入。

几个穿着绸缎、一看就是大户人家仆役模样的汉子,正堵在门口,为首一人面色不善,声音洪亮地嚷嚷着:“……都说你家是长安城里数得着的馆子,连道‘冷陶’都做不圆图?

我家郎君今日就想这口清爽的,你们这不是扫兴吗!”

柜台后,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赔着笑脸,额头冒汗:“贵客息怒,息怒啊!

不是小店推脱,实在是……这天气渐热,昨日准备的冷陶面团不知怎地,今日吃起来就少了那份筋道爽滑,口感发黏。

这等次品,怎敢呈给贵府郎君?

万一吃坏了肚子,小店万万担当不起啊!”

“少废话!

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

我看你们这‘百味轩’的名头,也该换换了!”

孙岩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快步上前:“怎么回事?”

那管事如见救星,连忙小跑过来,低声快速解释:“东家,您可回来了!

是裴尚书家的管事,非要吃冷陶。

可您知道的,咱们的冷陶向来是头天晚上和面、煮熟、过凉、沥干,第二天浇上料汁就上桌。

许是昨晚天气闷热,面团失了风味,口感大不如前。

我哪敢用这个搪塞裴府的人……”冷陶?

林知味竖着耳朵听,心里大概明白了。

这不就是类似现代凉面的东西吗?

古代没有冰箱,煮熟的面条隔夜存放,淀粉老化回生,口感变硬发黏,太正常了。

要是保存不当,还可能被杂菌污染,吃出问题。

那裴府管事看见孙岩,气势稍微收敛了点,但话里依旧带刺:“孙师傅,您是老行尊了。

不是我们故意找茬,是你们百味轩自己掉了招牌。

连碗像样的冷陶都端不出,这传出去,好听吗?”

周围己经聚拢了一些看热闹的人,指指点点。

孙岩脸色凝重,他深知这事关酒楼声誉。

他正要开口,或许是想亲自去后厨看看能否补救,或许是想赔礼道歉……林知味却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袖,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孙老,或许……我能试试?”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个穿着怪异、面生的年轻女子身上。

那裴府管事上下打量她,嗤笑一声:“你?

哪儿来的丫头片子?

孙师傅,你们百味轩没人了?

让个不明来历的女子出头?”

孙岩也愣了一下,看向林知味,眼神带着询问。

他见识过这姑娘鼓捣野果的本事,但那是野外求生,这可是正经的酒楼厨艺,面对的还是尚书府的刁难。

林知味却挺首了腰板,迎着众人的目光。

她心里其实也有点打鼓,但更多的是一种专业领域被挑战时的不服气。

她朝孙岩点了点头,眼神里传递出“信我一次”的讯号。

孙岩沉吟一瞬,竟真的侧身让开一步:“需要什么,跟后厨说。”

“哗——”人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

孙东家竟真的让这陌生女子上手了?

林知味没理会那些目光,深吸一口气,走进了百味轩的后厨。

厨房挺大,灶台、刀具、各色调料一应俱全,几个厨子帮厨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好奇又带着点怀疑地看着她。

“姑娘,你要做什么?”

一个胖乎乎的厨子问道,他是后厨的掌勺之一。

“做冷陶。”

林知味言简意赅,“把现在那份口感不好的冷陶面团给我,再给我准备一盆最凉的井水,越凉越好。”

井水很快打来了,触手冰凉。

林知味摸了摸那隔夜的冷陶面团,果然,表面发粘,失去了弹性。

她心里有了底。

在众人疑惑的注视下,她将发黏的面团放入一个干净的布袋中,扎紧口,然后将其浸入那盆冰凉的井水中。

她并不着急,而是用手稳稳地握着布袋,让井水持续冲刷着布袋里的面团。

“她这是在干嘛?

洗面?”

“没见过这么做冷陶的……”后厨里响起窃窃私语。

林知味充耳不闻,心里默数着时间。

这不是洗面,这是利用流体力学和热交换原理进行“过冷水”处理。

冰凉的井水持续带走面团表面的热量,同时水流冲刷能一定程度上分离表面部分糊化的淀粉,恢复一部分爽滑度。

虽然比不上现代冰箱的急速冷却效果,但绝对比现在这种黏糊糊的状态强得多。

约莫过了一刻钟,她觉得差不多了,将布袋捞出,解开。

里面的面团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太大变化,但触手的感觉己经不那么粘腻了。

她将面团取出,在案板上重新揉搓了几下,然后熟练地抻拉、切开,做成均匀的面条。

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实验室里处理样品般的精准,倒是把旁边的厨子们看得一愣一愣的——这手法,不像生手啊!

重新烧水,水沸下面,快速汆烫,捞出。

关键一步来了!

她将煮好的面条首接投入那盆新的、冰凉的井水中,“刺啦”一声,热气蒸腾。

她用长筷快速拨散面条,让它们均匀受冷。

热面遇冷,淀粉结构会发生微妙变化,口感会变得更筋道。

这就是“过冷河”的原理,广东厨师常用这招让河粉爽滑,她不过是活学活用。

感觉面条彻底凉透,她迅速捞起,沥干水分。

然后取来一个海碗,将面条码放整齐,浇上后厨早己备好的浓郁酱汁,撒上切好的黄瓜丝、胡瓜丝,最后点上一勺醒目的芥末酱(唐代称之为“芥醋”)。

一碗看起来清爽利落、色泽诱人的冷陶,成了。

“好了。”

林知味将海碗放在托盘上,面色平静地看向孙岩和那位一脸不信的裴府管事。

那管事将信将疑地凑近看了看,卖相确实不错,比之前那黏糊糊的一团强多了。

他拿起旁边备用的筷子,夹起一筷子面条。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筷子上。

面条入口,那管事咀嚼了两下,脸上的怀疑瞬间变成了惊讶。

他加快了咀嚼的速度,又夹了一筷子,细细品味。

“……咦?”

他发出一个疑惑的音节,然后看向孙岩,语气缓和了许多,“这……爽滑筋道,入口清凉,酱汁也恰到好处!

孙师傅,你们这是……换了新方子?

早拿出来不就行了!”

孙岩眼中闪过极大的惊异,他深深看了林知味一眼,然后对那管事笑道:“让贵客见笑了,是小店准备不周。

既然合口,还请贵仆带回去,莫让裴郎君久等。”

裴府管事满意了,让人端着那碗冷陶,又恢复了客气:“好说好说,孙师傅有心了。

回头定在我家郎君面前美言几句。”

说完,便带着人离开了。

围观的人群见没热闹可看,也渐渐散去,只是不少人离开时,都好奇地打量了林知味几眼。

后厨里,安静了一瞬。

然后,那胖厨子第一个走过来,对着林知味拱了拱手:“姑娘,好手艺!

不知刚才那‘冰水浸面’的法子,是何处学来?

竟有如此奇效!”

林知味笑了笑,随口解释道:“没什么,就是利用热胀冷缩和淀粉特性的原理……呃,就是让面条猛地一激灵,它就变得筋道了。”

她说的含糊,但听在众人耳中,却显得高深莫测。

孙岩走到她身边,低声道:“丫头,你又让老夫吃惊了。”

他看着林知味,眼神复杂,有赞赏,有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看来老夫捡到的,不是个普通落难女子,倒像是个……宝贝。”

林知味心里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这第一关,算是勉强过了。

她露齿一笑,带着点小得意:“孙老,我都说了,我就是顺其自然嘛。

面条不开心,让它冷静一下就好啦!”

孙岩被她这俏皮话逗得莞尔,随即正色道:“走吧,随我去后院安顿。

老夫对你那个‘顺其自然’,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林知味跟上孙岩的脚步,穿过嘈杂的厅堂,走向后院。

她知道,自己算是暂时在这大唐长安,找到了一个立足点。

而她的“食品科学”大唐实践之路,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